怎样选择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录像机产品品种很多。如何选择一款最合适的硬盘录象机,对于很多工程商们来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新手,更是无从下手,选择硬盘录象机,应重点考察该硬盘录象机图象压缩方式、图象质量、实时性、网络性能、稳定性及价格。 1.压缩方式、图像质量 压缩技术是硬盘录像机的核心,选择何种压缩方法最为关键。这里既要考虑到图像的画质,又要顾及图像的存储量和传输速度。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硬盘录象卡压缩方式主要有M-JPE、小波算法、MPEG-1、H263、MPEG-4、H.264等。 1)M-JPEG (我们可以认为是 第一代 监控压缩标准)(1995开始推广)
有相当一部分国内外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都是采用MJPEG压缩技术,例如SONY推出的SNC-Z2OP网络摄像机,AXIS2130PTZ网络摄像机等。MJPEG 是指 Motion JPEG,即动态JPEG,按照25帧/秒(PAL制)的速度使用JPEG 算法压缩视频信号,完成动态视频的压缩。是由JPEG专家组制订的,其图像格式是对每一帧进行压缩,通常可达到6:1的压缩率。就像每一帧都是独立的图像一样。MJPEG图像流的单元就是一帧一帧的JPEG画片。因为每帧都可任意存取,所以MJPEG常被用于视频编辑系统。动态JPEG能产生高质量、全屏、全运动的视频,但是,它需要依赖附加的硬件。而且,由于MJPEG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格式,各厂家都有自己版本的MJPEG,双方的文件无法互相识别。所以MJPEG已经开始渐渐淡出视频处理领域。 MJPEG的优点是画质比较清晰,缺点是压缩率低,占用带宽巨大。一般单路占用带宽2M~3M左右。且在处理量巨大时处理将导致视频工作站无法完成过多的视频数据,会造成网络数据流量巨大导致网络阻塞。由于压缩比较小,故存储服务器的数据存储量将成为一个问题。在100MB网络上不能同时实时传输16路,每小时录像数据量在500MB以上。这一问题是网络设备的最大障碍。而且Motion-JPEG压缩技术不支持音视频同步,故即使某些企业开发了音频部分,但也频繁出现声音与视频不能同步的问题。台湾和韩国的很多早期产品也采用了这种压缩方式,但目前已经渐渐被淘汰出市场了。 2)Wavelet Transform ( 第一代半 )(1997开始推广) 小波变换也属于帧内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移除了图像的高频成分,仅保留单帧图像信号,特别适用于画面变更频繁的场合,且压缩比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因此也被一些网络摄像机所采用,例如,BOSCH推出的NetCam-4系列数字网络摄像机等。但其总体压缩数据量还是没有太大改观,且图像质量明显有所下降。 3)H.263 ( 第二代 )(1998开始推广) H.263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标准,H.263 视频编码标准是专为中高质量运动图像压缩所设计的低码率图像压缩标准。H.263 采用运动视频编码中常见的编码方法,将编码过程分为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两个部分。在帧内用改进的DCT 变换并量化,在帧间采用1/2 象素运动矢量预测补偿技术,使运动补偿更加精确,量化后适用改进的变长编码表(VLC)地量化数据进行熵编码,得到最终的编码系数。 H.263标准压缩率较高,得到了不错的数据量,单路占用带宽几百K,缺点是画面质量相对差一些。表现为视频中会出现细节模糊的情况。如韩国POS公司的PSC130网络摄像机和PSV130视频服务器,等采用的都是这一压缩技术。 4)MPEG-1 ( 第三代 )(2000开始推广) VCD标准。制定于1992年,为工业级标准而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带宽的设备,如CD-ROM、Video-CD、CD-I。它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速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00,影视图像的分辨率为360×240×30(NTSC制)或352×288×25(PAL制),它的质量要比家用录像系统(VHS-Video Home System)的质量略高。音频压缩率为1/6.5,声音接近于CD-DA的质量。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MPEG-1的编码速率最高可达4-5Mbits/sec,但随着速率的提高,其解码后的图象质量有所降低。MPEG-1也被用于数字电话网络上的视频传输,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视频点播(VOD),以及教育网络等。同时,MPEG-1也可被用做记录媒体或在INTERNET上传输音频。 由于其音视频同步精确,故在几年前MPEG-1曾经成为监控领域的主流压缩算法。不过其网络传输数据量、压缩比以及回放质量还是不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