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首页 | 监控设备 | 监控方案 | 监控案例 | 监控规标 | 监控知识 | 监控动态 |监控安装 | 监控维保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监控设备 >>> 监控动态
产品搜索:
 
[北方合力]  
首页监控概述
监控工程
监控维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留言咨询
监控行业动态
监控系统常见问题
监控动态
 
人脸辨识也不安全 利用照片组图重建即可破解
    

北京人脸识别

人脸辨识也不安全,美国科学家利用照片组图重建即可破解

     随着人们对资讯安全越来越重视,各种消费级电子产品中指纹解锁、人脸解锁和虹膜解锁等技术也日渐流行,几乎成了密码之外的另一项标配。对于他们之间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的优劣也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近日,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用几张照片为人脸辨识投了一张反对票。

      据外媒报导,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凭藉他们在社群媒体(Facebook)上收集到的若干照片,利用特殊的电脑合成和渲染技术,可以生成一个平面化的 3D 模型显示在手机上。随后他们利用这个模型进行测试,发现有高达五分之四的被测安全系统在 55% 到 85% 的被测时间内,都可以被轻松骗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 Facebook 上能收集到的照片非常有限,质量也没有保证,有些还只是 45 度角的侧脸。

      据该团队介绍,就像真正的骇客和跟踪狂一样,他们一共收集了 20 名志愿者发表在社群媒体上的照片,然后根据这些照片製作每名志愿者的面部 3D 模型,并加入脸部表情和眨眼睛等小动作,使得该模型像是在盯著镜头的样子。更关键的是,由于照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障,因此科学家们还不得不「人造」了一些照片上缺少的资讯,例如照片中的阴影、面部表情的皱褶等。最极端的例子是,有几名志愿者只在社群媒体上发布了 2、3 张照片,并且像素还很低。

      关于如何避免骇客利用类似手段获取用户数据,团队的一名研究者在 Usenix 安全大会上表示:目前一些厂商已经可以利用额外的硬体设备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例如 Tobii 公司针对微软 Windows Hello 人脸辨识系统推出的眼球追踪镜头。但是目前来说这种增加额外硬体的方式可能会提高安全系统的成本,消费者是否能接受,厂商还要进一步考量。

      除此之外,真正的人脸会发出红外辐射,而照片或者 3D 模型无论再逼真也不会,利用这一思路也可以在安全层面做一些规避措施,避免骇客利用类似手段进行恶意攻击。

 
 
北方安控 | 行业动态 | 监控工程 |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北方合力  百度  机票查询  北京地铁  电动车网  清洁能源  凤凰网  环球网  网易邮箱  京安协  中安协  监控安装  监控维保  监控视频 
版权所有:北京北方合力科技有限公司 1891128013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2号 京ICP备05027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