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控制系统是指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系统是采用现代电子设备与软件信息技术,在出入口对人或物的进,出,进行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控制系统,系统同时对出入人员编号,出入时间,出入门编号等情况进行登录与存储,从而成为确保区域的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为安防行业中占比仅次于视频监控的产品,发展至今,出入口控制系统早已由初期的模拟信号监控和传统门卫管理发展成为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单从产品与技术的发展变化来看,不同类型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具备信息跟踪、自助缴费、车位引导等现代化功能。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下,人们对于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各个层面正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年代。其中,作为智慧安防下重要的子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也在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应用下,在人行、车行控制管理方面,其应用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控制人方面,门禁从机械防盗锁过渡到了生物识别技术门禁系统,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智能门禁系统阶段;在控制车辆方面,也经历了从车辆出入口安全防范管理到智慧停车管理。 一、人员控制方面出入口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人员控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楼宇对讲和门禁两方面。 (一)楼宇对讲出入口控制发展历程 1.第一代楼宇对讲[单一对讲] 早期的楼宇对讲产品功能单一,只有单元对讲功能,这种分散控制的系统,互不兼容,不利于小区的统一管理。当时,市场容量较小,对讲产品在广东地区有个别厂家生产,用户集中在广东。 2.第二代楼宇对讲[单一可视对讲(总线型)] 随着国内人们的需求逐步提升,没有联网和不可视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大众。1998年以后,组网成为智能化建筑基本的要求,因此,小区的控制网络技术,广泛地采用单片机技术的现场总线技术,把小区内各种分散的系统互联组网、统一管理、协调运行,从而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系统。楼宇对讲产品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大型社区联网及综合性智能楼宇对讲设备开始涌现。2000年以后各省会城市楼宇对讲产品的需求量发展迅速,相应生产厂家也快速增加,形成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区两个主要厂家集群地。 3.第三代楼宇对讲[多功能的可视对讲(局域网型)] 随着Internet的应用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小区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楼宇对讲产品进入第三个高速发展期,多功能对讲设备开始涌现。用网络传输数据,模糊了距离的概念,可持续扩展。将安防系统集成到设备中,提高设备实用性。 4.第四代楼宇对讲[智能化可视对讲(英特网型)] 从市场表现来看,全数字楼宇对讲产品技术逐渐成熟。相比于传统楼宇对讲通话、开锁等简单功能,数字化楼宇对讲不仅传输距离不受地域限制,实现家电控制、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集成,而且安装调试方便,有利于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开支。 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之上,打通与第三方支付、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社区o2o电商等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和社区运营平台的对接。越来越多的楼宇对讲厂商开始深入智能家居及智慧社区领域,将楼宇对讲系统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门禁出入口控制发展历程 第一代机械门禁: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用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很多的通道(象办公室,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 第二代密码门禁:单一的密码门禁系统。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密码易于传播,安全风险大。 第三代卡片门禁:卡片门禁系统,包括接触式卡和RFID非接触卡。优点是虚拟身份凭证易于控制管理,缺点是类似于钥匙,必须随身携带。 第四代生物识别门禁:生物辨识系统,包括指纹机,掌纹机,视网膜辨识机和声音识别以及人脸识别装置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在身份的鉴别上更安全、方便、严密。但是,生物识别门禁的缺点在于造价昂贵,同时物理属性会根据环境而变化,因此随着不断的应用,生物识别的弊端逐渐显露。 第五代智能无线门禁:为了弥补有线门禁的布线复杂、维修艰难,物理属性易变,且安全系数低等缺陷,无线门禁产品顺应而生,从诞生到现在,经过技术的不断演化已经出现了通过FSK、GPRS、蓝牙等传输方式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是利用Wi-Fi和GPRS进行传输,"其中Wi-Fi初期应用于考勤机和消费机,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延伸至门禁行业。而GPRS初期 也并非应用于门禁行业,而是用于港口、码头、仓库等特殊场所。但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Wi-Fi传输的方式逐渐发展迅速。" 通过智能手机应用(APP或微信公众号)或NFC功能作为身份认证凭证进出门禁系统。随着NFC等短距无线技术研发,虚拟身份凭证可以安全地进行配置并可靠地嵌入到智能手机与其他移动设备中,并在传播信号的稳定性上占据一定优势,速度也比较理想,设备组网也比较方便,因此正在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应用。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物联网门禁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主流地位,门禁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 二、车辆控制方面出入口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一)人工管理阶段 2000年前国内机汽车保有量不多,城市未出现停车难现象,加上当时科技不发达,出入口基本采用人工管理,安排一个人进行停车收费,停车时间靠填单记录,整个停车行业管理水平低下,根本谈不上停车管理智能化。 (二)智能化阶段 随着我国车辆的大幅度增长,人工收费已不适应社会需求。1995年中国内地推出第一套接触式IC卡简易停车场管理系统,97年推出非接触式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1999年推出带车辆图像对比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和IC/ID兼容的停车场管理系统,21世纪初推出远距离ID卡不停车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我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身份识别经历了从简单的磁卡、接触式IC卡,到智能卡、电子标签、纸票、车牌自动识别等多种方式,从过去单一身份识别方式到多种识别方式组合,如智能卡和车牌识别相结合,逐步提高了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三)互联网云停车阶段 近几年,国内汽车拥有量呈几何级数向上快速增长,至2015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达1.72亿辆。城市停车问题凸显,加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给停车行业带来了许多的机会,出入口控制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车牌识别率的提高,出入口控制技术逐步由车牌识别方式取代了IC卡取卡方式;车位引导系统逐步由无线超声波技术向视频识别技术发展;停车收费方式由传统的现金支付逐步向自助缴费、银联支付、PDA收费、微信、支付宝等手机APP支付。 在出入口控制技术上,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然而我国的市场需求非常之大,逐年上升。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出入口控制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